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日常生活的重构/濮波

  • 附件:
  • 设置1:
  • 设置2:
  • 设置3:
  • 设置4:本书用感性之道触摸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抵御“异化”(僵化、符号化、象征化),让人回到最高意义的生成者——日常生活的意义生成者的位置。本书要传达的,正是生活世界存在这种重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去西方形而上学”的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福柯的哲学路径里,在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本书从“认知”“行动”“时间”“空间”四个板块,构建作者眼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 附注提要
    本书用感性之道触摸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抵御“异化”(僵化、符号化、象征化),让人回到最高意义的生成者——日常生活的意义生成者的位置。本书要传达的,正是生活世界存在这种重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去西方形而上学”的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福柯的哲学路径里,在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本书从“认知”“行动”“时间”“空间”四个板块,构建作者眼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目录
    暂无目录
    (0)|| (0)

    手机二维条形码

    馆藏信息
    序号 索书号 码号定位 订户 馆藏地点 馆藏状态 借出日期 还回日期 流通类型 卷册说明 登录号
    1 I267.1/3234 KT0896285 KT 外借书库 入藏 借阅 0
    2 I267.1/3234 KT0896284 KT 外借书库 入藏 借阅 0
    3 I267.1/3234 KT0896283 KT 保存本库 入藏 保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