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汉字甲骨文与纳西象形文字/和宝林,李宝生

  • 附件:
  • 设置1:
  • 设置2:李宝生
  • 设置3:
  • 设置4:本书首先介绍并论证了纳西象形文字的产生过程和特点,说明纳西象形文字和汉字甲骨文同样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有同样的社会背景,但两种文字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民族环境不同,不存在两种文字互相模仿的问题。因此,有着两种文字进行比较研究的条件。通过论证,对纳西象形文字和纳西标音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作者独立的见解。书中还对汉字甲骨文和纳西象形文字两种文字的异同作了一些作者的分析对比,并对一些尚存争议的汉字甲骨文作了一定的考证。最后,作者选择了近700组汉字甲骨文与纳西象形文字例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意在让更多的人更加全面地了解汉字甲骨文和纳西象形文字的异同,引起读者的跟多关注,以利于继续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这也是本书以较大规模化的两种文字进行对比研究的一大特点。
  • 附注提要
    本书首先介绍并论证了纳西象形文字的产生过程和特点,说明纳西象形文字和汉字甲骨文同样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有同样的社会背景,但两种文字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民族环境不同,不存在两种文字互相模仿的问题。因此,有着两种文字进行比较研究的条件。通过论证,对纳西象形文字和纳西标音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作者独立的见解。书中还对汉字甲骨文和纳西象形文字两种文字的异同作了一些作者的分析对比,并对一些尚存争议的汉字甲骨文作了一定的考证。最后,作者选择了近700组汉字甲骨文与纳西象形文字例子放在一起进行
    目录
    暂无目录
    (0)|| (0)

    手机二维条形码

    馆藏信息
    序号 索书号 码号定位 订户 馆藏地点 馆藏状态 借出日期 还回日期 流通类型 卷册说明 登录号
    1 K877.14/2634 KT6036766 KT 地方文献库 入藏 地方 0
    2 K877.14/2634 KT6036765 KT 地方文献库 借出 20240110 20340107 地方 0
    3 K877.14/2634 KT6036764 KT 保存本库 入藏 保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