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26.82 共有7条记录
页码:1/1    每页显示:10 记录 跳转:
出版年:"2019"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茶出古普洱:向洪

    作者:向洪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ISBN:978-7-222-18602-6
    索书号:F426.82/2734 分类号:F426.82 页数:254页 价格:48.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记录了古普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历程。全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古普洱元年、版纳商界的天空、古普洱的春天不期而至、盛宴中狂欢的人们、古普洱的里程碑、底蕴源自坚守、古普洱茶业大事记。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井盐文化:周翔宇

    作者:周翔宇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ISBN:978-7-222-17930-1
    索书号:F426.82/7783 分类号:F426.82 页数:96页 价格:36.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以“盐”为主线,侧面反映石羊过去的生活图景和历史文化。书中主要内容包括:井盐的形成、白盐井渊源、食盐生产技术、官民结合的管理方式、白盐井的繁荣。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茶出古普洱:向洪

    作者:向洪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ISBN:978-7-222-18602-6
    索书号:F426.82 分类号:F426.82 页数:254页 价格:48.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记录了古普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历程。全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古普洱元年、版纳商界的天空、古普洱的春天不期而至、盛宴中狂欢的人们、古普洱的里程碑、底蕴源自坚守、古普洱茶业大事记。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滇藏地区的盐业与地方文明:李何春

    作者:李何春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ISBN:978-7-5643-7200-2
    索书号:F426.82/4025 分类号:F426.82 页数:269页 价格:69.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七章,上篇“历史篇”,内容包括:唐代滇藏地区的盐业资源及其争夺、元明清时期的云南盐业与地方文明;下篇“现代篇”,内容包括:滇藏地区澜沧江上游的营盐村落、滇藏地区的盐业生计及其变迁等。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宫酱传承: 六必居:姜波

    作者:姜波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ISBN:978-7-5388-9921-4
    索书号:F426.82/8034\2 分类号:F426.82 页数:172页 价格:188.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讲述了六必居品牌建立、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辛苦历程,以故事配图的形式,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研究:李小波

    作者:李小波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ISBN:978-7-5643-7194-4
    索书号:F426.82/4093 分类号:F426.82 页数:258页 价格:68.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研究》采用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环境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对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古代盐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根据这些地区古代盐井遗址的分布状况、城镇景观特点探讨当时的人类活动规律,进而展现长江上游地区古代人类活动与盐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再选取秦汉时期、唐代、宋代、明清时期四个历史时段进行观照,最终得出中国早期文明“逐盐而居”的观点,为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新兴大国的市场力量: 以中国食品与烟草产业为例:戴家武

    作者:戴家武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ISBN:978-7-5432-3020-0
    索书号:F426.82/4331 分类号:F426.82 页数:189页 价格:56.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构建了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对中国主要食品工业部门市场力量的形成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书中采用了原始—对偶索洛余值法,同时估测出了各行业的买方和卖方市场力量;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食品工业市场力量的主要因素;采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市场力量对价格传递、资源配置效率、X效率、利润效率的短期影响,以及对规模报酬、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长期影响。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缩小检索范围
F426.82 共有7条记录
页码:1/1    每页显示:10 记录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