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共有7条记录
页码:1/1    每页显示:10 记录 跳转: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1"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道家哲学:张尚仁

    作者:张尚仁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ISBN:978-7-01-009817-3
    索书号:B223.05/1292 分类号:B223.05 页数:260页 价格:42.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是一部专门探讨道家哲学的学术论著,分为“导论”、“玄道本体论”、“有无相生论”、“天人自然论”、“社会历史论”、“形神生命论”、“人生修养论”、“精神养生论”和“道教哲学”九章内容。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以史证易: 杨万里易学哲学研究:曾华东

    作者:曾华东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ISBN:978-7-01-009428-1
    索书号:B221.5/8024 分类号:B221.5 页数:11,375页 价格:35.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依据文本资料,在吸取国内外学术界相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杨万里由文学到易学的学术历程的考察,探讨和阐发了杨万里易学哲学的发端、气学性质、明体达用的特色和民生思想,勾勒出杨万里易学哲学体系。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公司诸相说: 关于公司存在形式的哲学阐述:张林先

    作者:张林先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ISBN:978-7-01-010136-1
    索书号:F279.246/1242 分类号:F279.246 页数:269页 价格:35.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以现代“公司”为“实”,以中国特色的“相”为“名”,分别从表相、本相、意相和映相四个维度来剖析“公司的存在形式”,以使公司之形式、之架构、之构件,一一了然于胸,这项工作是很有特点也很有意义的。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阿奎那变质说研究:濮荣健

    作者:濮荣健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ISBN:978-7-01-009938-5
    索书号:B503.21/3242 分类号:B503.21 页数:19,357页 价格:38.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圣餐变质说的《圣经》根据与理论渊源、阿奎那的变质说与以存在为中心的本体论、阿奎那的变质说与以温和实在论为基础的认识论、阿奎那的变质说与神学世界观、阿奎那的变质说与圣事伦理、阿奎那的变质说的历史影响。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清华学子的人生感悟:赵甲明,冯务中

    作者:赵甲明,冯务中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ISBN:978-7-01-009812-8
    索书号:B821/4466 分类号:B821 页数:245页 价格:29.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包括大学与读书、理想与青春、求索与选择、命运与孤独、自由与责任、爱情与亲情6部分内容。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演变趋势:宣兆凯总

    作者:宣兆凯总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ISBN:978-7-01-009810-4
    索书号:B018/3032 分类号:B018 页数:378页 价格:49.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建构了“贯通式理论方法模型”,设计了“贯通式操作化框架”,采用追踪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与2005、2007年两次社会价值观的大型调查结果的比较,推断近年来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刘同舫

    作者:刘同舫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ISBN:978-7-01-009633-9
    索书号:B0-0/0272 分类号:B0-0 页数:6,464页 价格:36.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进行了历史的、逻辑的、现实的思考。首先阐述马克思人类解放学说的深度背景与历史前提;然后在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做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将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等多维度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张力视为逻辑主线;将自由全面发展的境界视为逻辑归宿。最后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联系探讨相关现实问题。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缩小检索范围
哲学 共有7条记录
页码:1/1    每页显示:10 记录 跳转: